新关注 > 信息聚合 > “填完问卷后,咨询师说我是焦虑症”,谁在定义我们的心理健康?

“填完问卷后,咨询师说我是焦虑症”,谁在定义我们的心理健康?

2024-10-28 00:00:00来源: 学术大观察

原题:谁在定义我们的心理健康?第一次听说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NPD),是我在一个仅有6人的微信群里,就有2人称在社媒上确诊了自己的父母是NPD。小竹说和原生家庭根本无法沟通。每次假期回家,即使自己拒绝多次,父亲也坚持一定要来接机,但每次、每一次!都会在开车途中被骂。而自己的母亲,每次都保持沉默。李老师则因母亲的容貌焦虑投射到了自己身上,便一直被母亲打压长相、能力等等,甚至在结婚时连妻子的戒指,母亲都要赶来挑选她认为好看的那款。他说:“这太NPD了!”而我,在搜索了几次后,竟被大数据精准捕捉并推送标签成生日逃避型人格。这确实和我不喜欢过生日的行为,极其吻合。随后,更多信息向我涌来,原来不想过生日的我,很可能是回避型人格,并且我还不擅长处理情感。再进一步搜索下去,又发现回避型人格还分为恐惧型逃避、焦虑型逃避……我开始眼花缭乱……为什么我们倾向患“病”?恰如脱口秀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