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关注 > 信息聚合 > 我们与“物”的关系:华夏基金用故事唤醒爱、勇气、人生规划

我们与“物”的关系:华夏基金用故事唤醒爱、勇气、人生规划

2024-12-27 00:00:00来源: 新浪基金

12月21日,成都繁星戏剧村·来剧场,一位30岁出头,下身横纹直筒裤的女生正在给观众展示一个金属物件。它不大,一手就能握住,上面布满螺帽。那是一个活动关节,连接着她假肢的接受腔和脚板。很难看出,这位高位截肢的女生已经使用它十多年了。 2008年5月12日,李裕还是北川中学的一名高一学生,地震瞬间摧毁了教学楼,让她在预制板下被埋了20多小时,也因此被高位截肢,失去了右腿。坚强的她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假肢虽然最终让她重获行动的自由,但适应的过程漫长而痛苦。 “第一天就让我练习站立,这个接受腔是很硬的,就顶着我后面的屁股特别疼,我就不想穿,我就哭。我就说妈妈我们回去,然后我妈也哭了,我看见她哭我就受不了。我说行,那我穿。” 李裕回忆说。 巨大的灾难没有摧毁她,但重塑了她。后来李裕读完了大学,工作、结婚、当上了宝妈,过上了平凡而又充实的生活。假肢时刻提醒着她和其他人的不一样,但四川妹子的乐观和坚韧也让她不沉湎于过去,时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