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身外世界的存在,别人的存在,来感受自己的存在,称之为:向外求;通过自己的存在,来感受世界的存在,来感受别人的存在,称之为:向内求。两者的区别在于:向外求的人,必须要属于自己的人、事、物有意义,自己才能感受到人生意义。向内求的人,必须要自己的内心世界已经具备了意义,才能感受到身外世界的意义。两者造就完全不同的人生。向外求的人,自己身外的人、事、物是否具备意义,并不是由自己来定义的,因此也并不能受自己的控制。向内求的人,是否具备“意义”完全是由自己来定义的,游戏的规则完全由自己控制。所以,向外求的人只能去追逐大家都公认的有意义的事物,过大家都公认的觉得有意义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可比性”的生活,以比别人有更好的生活为有意义,以比别人更有意义为“意义”。如此,决定了向外求的人的生活方式是:1、只追逐大家都认同的东西。只追逐能用来比较,能被别人看见的东西。追逐一切能用来“比较”的东西。2、人生并不以“生活”为核心,而是以
生活意义自我定义,向内求与向外求异路同归
2025-01-23 00:00:00来源: 半山文集
赞
你的鼓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 当然要快乐啦!生活仍要继续,日日是好日。2025-01-23 00:00:00
- 台湾同学的回乡路|传承文化、家人团圆,便是回家过年的意义2025-01-24 00:00:00
- 《酷儿》:酷儿,也许就是无法被定义?!2025-01-22 00:00:00
- 人与人之间并不能相互理解,这其实是一种生活的常态2025-01-22 00:00:00
- 每日晨语 这三种行动,让你收获快乐生活2025-01-22 00:00:00
- 常把这6句话挂嘴边的人,多半“面善心黑”,生活中千万不要深交2025-01-22 00:00:00
- 一个“福”字,承载着中国人最朴素的生活理想2025-01-22 00:00:00
- 生活,一半惊喜,一半遗憾!2025-01-22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