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关注 > 信息聚合 > 被AI化后的声音法律如何保护?员工跳槽引发技术侵权怎么办?案例详解

被AI化后的声音法律如何保护?员工跳槽引发技术侵权怎么办?案例详解

2025-01-23 00:00:00来源: 环球时报

全国首例“AI生成声音人格权侵权案”由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4年度十大案件”宣传活动网络投票近日已启动,49个广受社会关注的热点案件在网上进行展示,并接受社会公众投票。从今天起,我们将对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展播,一起来见证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前进步伐。先来看一起候选案例,这起案件被称为全国首例“AI生成声音人格权侵权案”,通过案件裁判为新业态、新技术划定应用边界,并亮明兼顾保护人格权益与引导技术向善的司法态度。 这段AI声音的样本原型来自殷女士,她是一名配音师,录制过不少作品。2024年初,她却发现,一些短视频平台用户发布的视频中,使用了基于她的声音制作的AI配音。 殷女士:首先发现其实是我们同行,他是在刷短视频的时候,发现一些电影的解说和游戏的解说用了我的AI声音。 殷女士表示,她从未授权过任何人或公司将自己的声音AI化,那么是谁把自己的声音AI化了?这些AI声音又是怎么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