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记者陈旭)随着AI大模型迎来爆发式发展,许多网民开始使用AI辅助工作和生活,金融诈骗也用上了新“马甲”,不法分子利用区块链、虚拟货币、人工智能、元宇宙、生物科技、云养殖等概念,编织各种诈骗陷阱,实施网络金融诈骗。针对金融领域诈骗出现的新特点,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开展2025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以下简称北京金融监管局)连续发布三条消费者风险提示,提示消费者警惕新骗局、新套路、新变种,帮助消费者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打个视频电话、看条视频信息就能确实是本人吗?来自北京市朝阳区的李先生近期接到“亲友”视频通话,称遭遇事故等急需用钱,李先生给其转账后才缓过神核查身份,却发现被骗。遇到和李先生同样遭遇的人群不在少数。北京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接到群众举报的网络金融诈骗案件中,“AI换脸冒充亲友”这类数字新骗局较为典型。北京金融监管局提示,
聚焦“3·15”|利用AI换脸、炒作元宇宙投资……这些数字新骗局值得警惕
2025-03-16 00:00:00来源: 环球网
赞
你的鼓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 AI爆发,本土先进封装如何突破?2025-03-17 00:00:00
- 院士带货竟是AI伪造!新技术如何才能用在正道上?2025-03-16 00:00:00
- DeepSeek爆火后,这些非法荐股套路需警惕2025-03-16 00:00:00
- AI助手也“摆烂”:开发者称Cursor拒绝帮写代码,反劝自己学编程2025-03-16 00:00:00
- 啄木鸟连续两年被3·15曝光,平台抽维修费4成是乱收费重要原因,姚劲波持股超16%2025-03-16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