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伤不需要“治愈“,它是爱的延续,是我们对逝去亲人的深情表达。文 | 李昀鋆编者按:在一个避谈生死的社会,失去至亲的痛苦,是否真的像旁人想象的那样可以“过去”?人们常说的“节哀顺变”,是安慰、劝诫,还是伤害与冷漠?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李昀鋆历经13个月的田野调查,与44位年轻丧亲者进行了近百次深度访谈,整合并重构了他们的哀伤叙事。李昀鋆,一位为母亲离世而哀伤的女儿,一个在日常对话中喜欢聊起深刻生命议题的人,同时还是一只可爱猫咪的照顾者。在近日出版的《与哀伤共处》一书中,李昀鋆指出,哀伤不需要“治愈“,它是爱的延续,是我们对逝去亲人的深情表达。“这本书还有一种非凡的意义:让暂未经历至亲离世的大多数人,无痛习得一定程度的心智成长。” 一位参与研究的人说。以下摘自该书第二章第三节“寻找死亡发生的原因”。研究告诉我们,年轻人是非常积极的意义创造者。当父母的死亡“进攻”了先前的认知结构并造成失序时,年轻子女并不会乖乖顺服地接受一个陷入混乱的世
Ta因何离去?年轻子女对父母去世原因的追问与释怀 | 正午书架
2025-04-04 00:00:00来源: 正午故事
赞
你的鼓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 热搜上“爸爸去世女儿被判和4个姑姑平分遗产”:钱是一面照妖镜,映照人性真面目!2025-04-06 00:00:00
- 女孩身高非常重要, 在中高端诊所工作,发现高收入父母非常在意子女的身高2025-04-06 00:00:00
- 选择亲家时,这3种家庭不要考虑,才是救了子女2025-04-06 00:00:00
- 人一旦过了五十岁,有3件事宁愿烂在肚子里,也不能对子女说!2025-04-06 00:00:00
- 国家一级演员柏青76岁因病去世,千人送别2025-04-05 14:50:03
- 遗传父母美貌的星二代甜馨,否认签约乐华2025-04-05 16:05:09
- 赵露思节目聊从小成绩不好,叹不被父母疼爱2025-04-05 15:21:50
- 想念一个人,就是想和 ta 一起走很多很多的路2025-04-04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