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关注 > 信息聚合 > 手机后盖20年进化史:从塑料到素皮,材料如何驱动设计?

手机后盖20年进化史:从塑料到素皮,材料如何驱动设计?

2025-04-06 00:00:00来源: 网易新闻

前段时间,著名材料科学企业康宁发布了一款适用于智能手机的全新玻璃——康宁大猩猩玻璃陶瓷,用「打太极」的方式为「龙晶是玻璃还是陶瓷」的争议画上句号。但随着手机市场内卷的加剧与对材料科学的探索,手机品牌的给材料起一些「适合营销」的名字,依旧给用户带来了不少小的困扰。 图片来源:康宁 那么在这场从塑料到金属、陶瓷、素皮,再到玻纤的后盖演变史中,手机品牌和消费者对手机后盖又有怎样的追求呢?塑料后盖:因低成本流行,因低成本落寞想理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手机最初的材质说起。在手机刚刚诞生之时,手机所使用的材质无非两种:塑料、金属。在当时,由于小型电池的技术不够成熟,重量和体积都得不到很好的控制,这就导致大多数手机厂商都选择了更轻薄的塑料材质制造手机外壳,以平衡整机的使用体验。作为现代工业史上最重要的创新和生产材料之一,用塑料做手机外壳有许多的优点:和对加工工艺有要求的金属相比,塑料极易加工成形,成本极低,非常适合「移动电话」这种急需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