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真是来讨债的!"闺蜜小欢又一次在深夜发来语音,背景音是她家小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作为双胞胎妈妈,她常常感慨:"明明是一个肚子里出来的,怎么差别就这么大?" 小欢的双胞胎女儿今年6岁,模样像复制粘贴,性格却天差地别。妹妹出生时体重不足进了保温箱,从医院回家就成了"高需求宝宝":睡觉必须抱着走,放下就哭;吃奶像打仗,一顿饭能吃一小时。3岁后稍不如意就躺地上打滚。上学后问题更多:写作业磨蹭到深夜,老师反映注意力不集中,第一次考试就垫底。而姐姐呢?出生时体重达标,月子里就能睡整觉,3个月开始规律作息,上学后自律性强,作业不用催,成绩稳居班级前三。小欢苦笑着说:"人家都说我养了两个孩子,一个来报恩,一个来讨债。"根据小书妈妈的经验和观察,有的孩子是高敏感娃,很难带,是民间所指的“讨债”的。我想如果可以选择,大家都想生一个“报恩型”的孩子吧。为什么同卵双胞胎性格差异这么大?科学家发现,婴儿的"难养指数"与5-HTT基因有关。携带特定
娃是来"报恩"还是"讨债"?其实出生时就能看出来,4个特征太准了
2025-04-21 00:00:00来源: 小书虫妈妈25
赞
你的鼓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 一日禅 | 过去已定稿,未来还是草稿2025-04-21 00:00:00
- 爷爷赠未出生孙子百万遭儿子起诉2025-04-21 00:00:00
- 原创|兄弟姐妹中,老几最″命苦″?太准了2025-04-19 00:00:00
- 永远不必对低层次的人太好,他们其实是不分好歹的2025-04-20 00:00:00
- 原创|对家人伤害最大的一句话:其实就三个字2025-04-20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