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关注 > 信息聚合 > 与哀伤共处:那些失去父母的年轻人

与哀伤共处:那些失去父母的年轻人

2025-04-29 00:00:00来源: 红星新闻

李昀鋆的自我介绍第一句是:一位为母亲离世而哀伤的女儿。2014年,李昀鋆的母亲突发中风,4天后在医院猝然离世。那时的李昀鋆还是复旦大学的研一学生,母亲只有60岁。李昀鋆后来,李昀鋆密集访问了44位失去至亲的年轻人。这些受访者平均在19岁时经历丧亲,接受访谈时,距亲人离世的时间平均已过去5.37年。近期,这项研究被整理成《与哀伤共处》出版。李昀鋆发现,经历丧亲痛苦的年轻人,是一个数量不小的群体,尽管他们表面上维持着正常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内心却长年被激烈的情绪侵扰——挥之不去的焦虑与绝望、对生命意义的质疑……壹面对丧亲者,许多人习惯性地以一句“节哀顺变”作为劝慰。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普遍相信时间会抚平一切。似乎只需等待,悲伤自会消散。但在李昀鋆看来,哀伤并非简单地随时间流逝而自然痊愈。相反,它会在日常生活中潮湿、缓慢、绵长地存在着。在一次关于哀伤心理的课堂上,李昀鋆写下这样一句话:“我想知道要怎么与哀伤共处。我的哀伤似乎永远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