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进口骨科机器人首次被国内引进,当时中国上海六院和北京301医院使用了该设备,价格高达2000多万元/台。国内骨科医生纷纷前往这两家医院学习,也非常期盼自己的医院能够早日用上这样的高端设备”,长木谷联合创始人、总经理刘星宇博士回忆。骨科手术机器人属于“卡脖子”的高端医疗设备,国产替代进程面临重重阻碍。为制造出中国的人工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2018年,清华大学博士刘星宇,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张逸凌和百度创始七剑客之一、斯坦福大学的雷鸣一拍即合,回国共同创立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木谷”)。如今,长木谷研发的搭载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已成为医生的“数智眼”“数智脑”和“数智手”,为实现骨科手术的精准化与高效化加码。截至目前,长木谷的骨科人工智能创新技术已成功落地超千家医院,推动了基层医疗技术提升——手术量实现了从每年仅50台到800-900台的突破,数字突破的背后是新质生产力赋能
骨科手术机器人突破之路:从仰望到超越,国产替代按下快进键
2025-05-09 00:00:00来源: 新京报
赞
你的鼓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 硬核装备“承包”五岳!“外骨骼机器人”解锁登山功能,或引爆3亿人银发市场2025-05-08 00:00:00
- 首款鸿蒙电脑正式亮相 国产操作系统再迎重大突破2025-05-09 00:00:00
- 政策、市场、技术、业绩四重共振国产算力价值奇点已至2025-05-09 00:00:00
- 实探深圳“机器人谷”:中国“智”造跑出加速度2025-05-09 00:00:00
- 华为深度参与自研!国产CIS双雄参数曝光:1英寸、RYYB2025-05-06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