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雯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刻:电话响起,是父母的名字,你看了一眼,却没有接。节日临近,你收到他们发来的祝福消息,你回了句“嗯,谢谢”,然后删掉对话框。你不是冷血,也不是忘恩负义。你只是累了,心里有太多说不出口的疲惫和委屈。你也许会疑惑,为什么自己越来越无法和父母亲近了?为什么曾经依赖、崇拜的人,如今成了你想要保持距离的人?其实你并不孤独。越来越多成年人都走在“亲密疏离”的路上。不是因为恨,也不是因为怨,而是因为内心落过一场没有人知道的雨。那场雨,在你成长的岁月里,悄然浸湿了你和他们之间的情感土壤。等到你终于长大,才发现很多伤口,从未愈合过。本文,我们就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从三个层面拆解这段复杂的情感——希望你在读完之后,能对自己的选择不再愧疚,也能对那段“走不近的关系”,多一分理解。一、你疏远的,其实不是“父母”,而是童年时期被否定的自己你有没有这样的回忆:小时候,你兴冲冲地画了幅画、背了首诗、得了个奖,跑去给父母看,结果他们说:“
长大后疏远父母的人,心里大都落过一场灰色的雨
2025-05-13 00:00:00来源: 江左梅娘1
赞
你的鼓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 《苦尽柑来遇见你》:铜明的去世,就是一场意外2025-05-16 00:00:00
- 每日晨语 不想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父母要常说这5句话2025-05-15 00:00:00
- 雷军最新内部演讲:一场事故给小米带来巨大质疑,很多活动取消,小米不再是行业新人2025-05-16 00:00:00
- 国际家庭日:专家呼吁生育健康应引起准父母的共同重视2025-05-16 00:00:00
- 1952年的宣传画:家庭教育很重要,培训新时代的父母和优秀儿童2025-05-15 00:00:00
- 夜读丨父母的终极使命,是发现孩子所长2025-05-14 00:00:00
- 养出一个心穷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失职2025-05-14 00:00:00
- 初二孩子的叛逆背后,是父母焦虑的“误导”2025-05-15 00:00:00
- 孩子需要的是陪伴,不是父母焦虑的脸2025-05-16 00:00:00
- 父母走后,兄弟姐妹抢这3样东西?别傻了,这就是“缘尽”的信号2025-05-16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