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邢台日报何龙飞“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当家方知柴米贵,养儿才知父母恩”“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帮助老人”是父母常挂嘴边的话,饱含着浓浓的“敬老情”。早些年,爷爷、奶奶、外公相继去世,外婆成为父母唯一健在的最亲的老人。所以,孝敬外婆就成为父母的“爱心之举”。外婆年岁较大,但为了来我家,坚强地跋涉四十多里山路。外婆走累了,母亲为她热水泡脚,泡去疲倦,重新精神起来;外婆要吃肉,父亲勒紧裤腰带也要买来肥肉,让母亲烧火蒸烧白,利于牙齿掉完的外婆吃;外婆要吃豆花,父母分工合作,点出白花花、绵扎的豆花,满足其需要;外婆的衣服坏了,母亲则用针线缝补或在赶场天为其买新衣;外婆闲不住,要到山林里用刮耙“捞”干松毛,母亲千叮咛万嘱咐,直到其平安归来才放心。于是,外婆在我家的日子里,父母操碎了心,哪怕是一个隐患也不放过,待到安然无恙时,才会长长地叹口气,释然起来。值得一提的是,外婆年纪虽大了,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助母亲一臂之力,常令母亲感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