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精神分分析》,[英]伊莎贝尔·米拉著,陈劲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10月出版,261页,52.00元精神分析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谈话疗法”,常常被人诟病是一种留存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古老遗产”。伴随着加速主义的兴起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费时费力地清扫心灵的“烟囱”似乎更加成为一门不合时宜的蹩脚手艺。实际上,许多精神分析学家的确在积极寻求与时代接轨,例如方兴未艾的神经精神分析,就试图为精神分析的理论寻找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然而,作为典型的先锋知识分子的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面对不断更迭的知识浪潮,却破天荒地喊出了“回到弗洛伊德”的口号。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幅悖论性的景象:一方面,拉康大谈特谈“无意识”和“性冲动”这样为人诟病的古老概念;另一方面,像语言一样结构化的无意识和像数元一样逻辑化的性化图,却总是在指示着最先锋的思想理论和最前沿的社会议题。伊莎贝尔·米拉的《人工智能的精神分析》对人工智能主题的精神分析考察
陈劲骁评《人工精神的智能分析》|从AI的人化到人的AI化
2025-03-03 00:00:00来源: 澎湃新闻
赞
你的鼓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 华为杨超斌:AI产生的Token带动流量大幅增长|数智早参2025-03-05 00:00:00
- 第一批AI酒旅主播混不下去了2025-03-05 00:00:00
- 经济日报:AI如同基础设施中的“新水电”走入寻常百姓家2025-03-05 00:00:00
- MWC前线|华为发布AI-Centric 5.5G系列解决方案,副总裁曹明:移动AI爆发将带来三大变革2025-03-05 00:00:00
- 华为云开年采购季:全栈AI引擎,激活国产大模型商业新势能2025-03-04 00:00:00
-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建议重启新能源车牌调研论证 切实治理“AI换脸拟声”2025-03-05 00:00:00
- 联想刘军:DeepSeek加快了联想全栈AI战略落地速度2025-03-05 00:00:00
- 两会访谈 | 杨剑宇:加快5G地空通信技术和AI应用的产业化落地2025-03-05 00:00:00
- 两会申聚焦|AI热潮之下,“魔都”之所以为“模都”2025-03-05 00:00:00
- 美国欲全面禁止对华出口AI芯片:英伟达股价狂跌 一夜蒸发1.9万亿元2025-03-04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