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一种说法以人性化设计推动育儿友好型社会建设孔德淇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张晓兰提出的《关于建设育儿友好型社区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提案》备受瞩目。其中,将公共场所设置第三卫生间的条文升级为强制性规定,以及在高铁线路上试行“亲子车厢”两项建议,其背后是如何借人性化设计,推动育儿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议题。近年来,多地持续推进城市街区、社区场地适儿化改造,加强城市住宅和公共建筑儿童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积极创造适合儿童成长发展的环境、条件和服务,为儿童提供安全、放心、舒适的居住成长环境。随着适儿化改造工作走向深入,一些细节问题也暴露出来。例如,一些城市公厕没有设立第三卫生间,难以充分满足家长带异性子女出行的需求。此外,高铁车厢内也缺乏针对婴幼儿家庭的专门设计,一些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面临“无处可去”的尴尬。关于第三卫生间与“亲子车厢”的提案,看似是技术性的设施改进,实则是向全社会传递一种价值观:育儿不仅是家庭责任,更是共同
以人性化设计推动育儿友好型社会建设
2025-03-05 00:00:00来源: 人民资讯
赞
你的鼓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 程伟代表:加快推动通信行业绿色低碳转型2025-03-07 00:00:00
- 家里孩子肥胖,家长快愁疯了,医生教你科学育儿,别溺爱孩子2025-03-06 00:00:00
- 陈晓红委员:加快人工智能体标准体系建设2025-03-06 00:00:00
- 博主称等深四曲屏或是最短的旗舰设计 风向已转向直屏2025-03-05 00:00:00
- 《地平线》开发商游骑兵工作室新任设计总监上任2025-03-05 00:00:00
- 什么样的宝宝聪明?30条育儿谣言你知道几条?2025-03-05 00:00:00
- 高通X85:推动手机连接体验跃升,加速5G-A行业应用发展2025-03-05 00:00:00
- “乳儿班”来了,双职工家庭的育儿压力减轻了吗?2025-03-05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