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是否可以像人类一样灵活操作陌生物体?要想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赋予其“举一反三”的能力:当人类看到新物品时,能根据外形或功能,从历史记忆或与物理世界的交互过程中获得先验知识(比如用开瓶经验开新饮料)。这种能力源于人类能够理解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并把对熟悉物体的操作经验用到新物体上。但是,机器人缺乏这样的经验,而让机器人在不熟悉的场景中操作物体,是实现智能机器人的关键一步。清华大学团队提出了一种名为 Robo-ABC 的方法,使机器人具备跨类别的泛化能力。通过该方法,机器人可以在没有任何额外训练或人工标注的情况下,直接操作它从未见过的物体。实验结果显示,Robo-ABC 在识别操作方式的准确性上比现有方法提高了 31.6%。在实际的抓取任务中,Robo-ABC 的成功率达到了 85.7%,证明了它在真实场景中的有效性。图丨许华哲(来源:许华哲) 日前,相关论文以《Robo-ABC:通过语义对应实现机器人操作的超越类别的可供性
机器人可跨类别操作陌生物体,清华开发新方法提升泛化能力31.6%
2025-03-12 00:00:00来源: 网易新闻
赞
你的鼓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 同济大学825万采购10台宇树人形机器人,校方:将用于学生培训2025-03-13 00:00:00
- 不出三五年,养老机器人将彻底颠覆养老业,“活吞”近20万亿元市场?2025-03-13 00:00:00
- 谷歌DeepMind推出新AI模型 机器人未经训练也能执行现实任务2025-03-13 00:00:00
- 人形机器人周报|2025年3月12日2025-03-13 00:00:00
- 【电子】机器人驱动PCB行业快速成长——机器人行业跟踪报告之二(刘凯/林仕霄)2025-03-12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