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每日电讯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京雪对所有人而言,“至亲的死亡”都是房间里那头被刻意回避的巨象,有朝一日,终须面对。少有人知道,丧亲之痛——伴随丧亲而来的哀伤,也是一个学术研究课题。曾经,李昀鋆对此也一无所知。直到母亲的骤然离世让她成为一个陷入哀伤的年轻人,又成为一个研究哀伤的年轻人,并因此,遇到同样在哀伤中的年轻人。李昀鋆。时间治愈不了一切人生的变故发生得太快了。2014年夏,正在教室自习的李昀鋆接到母亲中风入院的电话,匆匆赶往医院。4天后,她失去了母亲。接下来的事,都发生得太快了。母亲的遗体被推出来,她俯下身,按母女俩的习惯,亲了母亲4下,额头、左颊、右颊和嘴唇。火化炉开启,她亲手把母亲的遗骨拾起,装入骨灰盒。那时,这个21岁的女孩好像比大部分同龄人更镇定、更知道该做什么。从本科到研究生都攻读社工专业,李昀鋆做过各种实习,包括去医院做安宁疗护志愿者。专业训练让她从不吝于表达爱意。母亲生前,李昀鋆常常亲她、拥抱她。母
“三年了,我还是会哭”:那些经历丧亲之痛的年轻人,如何与哀伤共处
2025-03-28 00:00:00来源: 滚动消息
赞
你的鼓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 男女交往规则:“如何跟喜欢的异性聊天?”2025-03-31 00:00:00
- 71岁成龙近照曝光,穿洞洞鞋打扮年轻!2025-03-30 16:14:50
- 清明追思|七旬老人三年祭侄女情深2025-03-30 00:00:00
- 专访苹果副总裁 Bob Borchers:AI 时代,苹果如何设计 Mac?2025-03-30 00:00:00
- 如何养育手机里泡大的孩子?中美做法大不同!2025-03-28 00:00:00
- 新闻周刊丨“脸” 上无小事 如何守好人脸信息安全底线?2025-03-30 00:00:00
- “不结婚,妈就死给你看!”“好的,骨灰盒您选翻盖还是折叠?”2025-03-29 00:00:00
- 人这一生,要经历4次醒悟!2025-03-29 00:00:00
- 忍了三年都没离的婚,是离不成的2025-03-28 00:00:00
- 中国的消费创新还是太少了2025-03-28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