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军良)当代家庭教育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摔倒了,父母立刻冲过去扶起;孩子遇到难题,家长急忙代劳;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家长立刻介入调解……我们竭尽全力为孩子铺平道路,生怕他们受一点委屈,却无意中剥夺了他们面对挫折的宝贵机会。这种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正在培养出一代“温室花朵”——外表光鲜却经不起风雨。事实上,挫折如同儿童成长道路上的砺石,适度的挫折经历对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问题解决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像给童年装上弹簧一样,让孩子在经历适度的挫折后能够反弹得更高,而不是被压垮。挫折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足够好的母亲不是完美的母亲,而是能够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体验挫折的母亲。”挫折,并非教育的敌人,而是成长的催化剂。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永远不跌倒,而是教会他们在跌倒后如何站起来。因此,我们需要给童年装上“弹簧”——让孩子在适度的挫折中培养韧性,学会反弹。挫折教育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
给童年装上弹簧——曾军良校长谈挫折教育的艺术
2025-04-19 00:00:00来源: 魅力学校
赞
你的鼓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 打压式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2025-04-20 00:00:00
- 你童年没有被看见的感受,会成为你今生不变的执念2025-04-19 00:00:00
- 首个中小学生教育AI推出 猿辅导集团掀起因材施教的供给侧改革2025-04-18 00:00:00
- 人到了乡下,便像压紧的弹簧骤然放松了似的,尤其是暮春夏初的乡下2025-04-16 00:00:00
- 手机式童年带来的社会剥夺、睡眠剥夺、注意力碎片化及成瘾2025-04-13 00:00:00
- 人生的挫折,是成长的必修课2025-04-11 00:00:00
- 孩子写作业总觉不对劲,掀开袖口直接怒了,老师深夜发文:现在的孩子必须教育!2025-04-10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