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关注 > 信息聚合 > 大学2025丨北大教授陈平原:当卷不过AI时,何处是归途

大学2025丨北大教授陈平原:当卷不过AI时,何处是归途

2025-05-18 00:00:00来源: 澎湃新闻

【编者按】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一骑绝尘中,中国大学迎来2025。2025年,注定要成为变革的年份。是以战略敏捷赢得战略主动,还是在延误中错失转型机遇,中国大学踏上征途。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技术给创新人才培养带来哪些启示?澎湃新闻特推出“大学2025”专题,以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之变。5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苏州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人文学科年度发展大会在苏州举办,大会以“人文学科与文化强国建设: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为主题,聚焦与人文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国家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在会上以“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学”为题作主旨报告时表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永远属于少数人。绝大多数人,无论怎么努力,都竞争不过AI的。中等以及以下的大学,与其努力提高专业性与创新水平,不如强调通识性与适应能力,培养有专业知识、文化修养、艺术趣味,能思考、善交流、身心健康的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