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前的孩子需要依恋,家长应该及时满足其生理需要;3-12岁的孩子需要规矩,家长应该坚定地对其说“不”;青春期的孩子需要选择权,家长应该耐心地将其当作朋友……著名的犯罪心理及青少年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通过接触大量案例,发现人在成年后的行为和心理,都是过去经历的一种折射,与幼时的家庭养育方式密切相关。正所谓:“眼里有什么,心里就有什么”。有的父母不禁要问,如何才能让孩子的眼里充满快乐、温暖呢?李玫瑾教授针对不同阶段的孩子,给出了一些养育方法,供大家参考。0—3岁 情感抚养0-3岁是孩子与家人建立一对一依恋关系的时期,这种依恋会不断积累至12岁。依恋是情感的起源。当幼儿与某人形成依恋关系后,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他会感到愉悦;难过时,只有依恋对象出现,幼儿才会感到安慰。依恋得到满足时,人会非常放松;当人处于放松状态时,就会非常快乐。在现实生活中,李玫瑾常常遇到这样令人痛心的案例:“不少孩子在青春期出现伤害家长的行为,不用问,这样的孩子大
怎样养出一个快乐温暖的孩子?(18岁前各阶段重点)
2024-11-26 00:00:00来源: 爸妈营
赞
你的鼓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 孩子锁门、家长拆锁:督促学习和尊重隐私该如何平衡2024-11-29 00:00:00
- 也许,给孩子们一个发育健全的大脑,才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最应该重视的2024-11-29 00:00:00
- 呼吸道疾病高发,孩子出现这六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2024-11-29 00:00:00
- “妈妈吃西餐用团购券,被13岁女儿嫌丢人”,是孩子虚荣心太强了吗?2024-11-29 00:00:00
- 没有婆婆帮忙带娃的妈妈,后来怎样了?现实令人担忧2024-11-29 00:00:00
- 一个说出我为什么要理解孩子呢?2024-11-28 00:00:00
- 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于哪里? 答案是肯定的:父母2024-11-28 00:00:00
- 生完孩子,家庭幸福指数高的5个特征,对比下,心里有底2024-11-29 00:00:00
- 人生的智慧就是,该快乐时快乐,该放下时放下,该清醒时清醒!2024-11-29 00:00:00
- 离异夫妻因抚养问题起纠纷,前妻希望前夫常来看孩子,前夫:我已组建新家庭2024-11-28 00:00:00